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學生作品集 / 生命教育(蘭亭)313班學生作品

生命教育(蘭亭)313班學生作品

 

 蘭亭集序 回家作業─313班學生作品觀摩

甲、菊師叮嚀:

1注意作答格式:橫式書寫仍應依照直式書寫方式,每段開始處必空兩格。若有標題,則另有書寫格式。

2引文中字句以印證說法:此類以選文為材料的作文題型,宜就文中字句予以分析,最好酌引原文。

乙、佳作與提醒

題目一:第一、二段分敘蘭亭宴集情景,乃是實寫。這部分以何字作為基調?(10分)

請酌引原文字句並加以簡要說明。(20分)

學生作品

1. 以樂字為基調。眾賢齊聚於山靈水秀之地,舉行修禊以祓除不祥,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但一觴一詠,「亦足以暢敘幽情」。再者,「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」,俯仰之間,宇宙萬物覽於胸臆,「足以極視聽之娛」,此情此景自可引發眾人們開闊之胸襟,豈可不樂?兩段文字皆透露出歡愉之情,無怪乎作者在最後一句說「信可樂也」,此句將愉悅之感直接道出,使「樂」達到極致!(313林芳誼)

2. (1)以「樂」字為段落文旨之基調。 (2)第一段中作者寫道「此地有崇山峻嶺…列座其次。」第二段提及「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」,不論是聚會地點或氣候。作者均以清麗之筆勾勒,營造輕鬆愜意氣氛;再者,兩段分別言及「暢敘幽情」與「足以極視聽之娛」,更直接道出觴酌賦詩的熱鬧景象。無怪乎作者歡言「信可樂也」!(313林真)

菊師提醒引用原文時,必加上引號,而且引號必獨佔一格,切勿與文字擠在一起。

題目二:本文由第二段「信可樂也」到第三段「豈不痛哉」,其中作者情緒轉折的原因為何?請說說你的看法。 (30分)

學生作品

1作者由春禊之愉悅景致發想至人際相處的因人而異,筆鋒一轉,懸思多年後,情感隨韶光改變,所曾熱衷事物遷逝,不禁興起人生苦短之嘆。此段情緒轉折與曹丕與吳質書所敘頗有相通之處,該文言及與鄴下七子郊遊時,「每至觴酌流行,絲竹並奏,酒酣耳熱,仰而賦詩。…謂百年己分,可長共相保」,可謂快意歡騰,「何圖數年之間,零落略盡。」一場瘟疫使往事只成追憶,相信羲之若讀到此處,也會是感慨滿胸、臨文嗟悼。一場春禊散了席,少長諸賢還能在人生筵席結束前常相歡聚嗎?右軍在樂景中的愁緒特別引人深思矣!(313林真)

2.雖假外物之娛而樂於心,甚至「不知老之將至」,但此樂又能持續多久?一旦「所之既倦」又或因時間的流逝而「情隨事遷」,此樂便不復存在且「感慨係之」矣!相聚暢談卻難常的事實,使他興起無限感慨,由此再想到「脩短隨化,終期於盡」,難怪羲之要說「死生亦大矣」,此種人生無常所引發的情思即是由樂轉悲的原因。(313林妤柔)

參考答案

江南三月正是鶯飛草長、雜花生樹的美麗季節;而會稽山陰的蘭亭,又是一個山嶺高峻、湍流清澈、林木蔥蘢的絕佳去處;加之上巳日臨水修禊祓除不祥的古老習俗,使一代名士如謝安、孫綽、釋支遁等四十多人,不分少長都來赴會。大家環坐岸邊,讓酒杯順流而下,依次取飲賦詩,契闊暢談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人間之樂,這是何等的快活、何等的暢懷!然而,作者這樣渲染盛會的歡樂氣氛,目的卻在於為下文作反襯。因為歡樂畢竟很快便會逝去,而人們卻常常會從這盛事難再中,感受到一種世事難料的蒼涼和人生短暫的悲哀。此時作者首先想到的是「人之相與」只是暫時的,在轉瞬之間,人的一生就要過去。而在這短暫的一生中,儘管各人所追求的樂趣不盡相同,「或取諸懷抱,晤言一室之內;或因寄所託,放浪形骸之外」,但「當其欣於所遇」時,便都會「快然自足」,而「不知老之將至」。在這裡,作者特別著重寫出人們樂而忘憂的一面。而這種感受,又正是針對「遊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」而發的。正因為如此,下文便拓開一層,著力揭示出事情的另一面,由「欣於所遇」的樂引出「情隨事遷」的憂,指出「向之所欣」,會在俯仰之間變為「陳跡」;「極視聽之娛」的人們無論壽命長短,都也要「終期於盡」。這便不能不使人觸目興懷,為人生的短暫而發出「豈不痛哉」的悲嘆。

 

題目三:作者對生死抱持什麼樣的觀點?而你對此又有何看法? (40分)

學生作品

1.作者於第四段提及「一死生」、「齊彭殤」為虛誕妄作,駁斥莊子「死生齊觀」的論點,在玄學盛行的東晉實屬難得或許受愁思影響,右軍寫至「脩短隨化,終期於盡」,帶有濃濃天命的悲觀思想,但就外在表現而言,其作為仍屬積極,他將眾人詩作都為一集,推及自己對古人作品興懷的感受於後人,彷彿用著述與後人展開超越時空的對話。西哲有云:「有的人活著,他已經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還活著。」羲之入土已千年,但他當日醉時感慨卻隨「天下第一行書」的美譽流轉至今。相信千年來,人們聚了又散,散了又聚,也不免與右軍同聲一嘆了! (313林真)

2.莊子將生死壽夭等觀視之,但羲之則不以為然,死生既是大事,則生是生,死是死,焉能同視之?所以,作者記述時人的言談,讓後世之人觀覽其作時,能感受到文中的情懷與思想,在相似的情致中,領悟不同時代的獨特。由此得知,作者暗寓生命雖有盡,文學生命卻可不朽之旨。吾人走過之歲月只有短短十八載,對於生死,尚未有深刻體會,雖已走過對死亡有莫名恐懼的童稚愚騃,但漫漫人生,尚有許多可堪領悟,這樣的我,仍熱切期許在世上留點痕跡,更何況是有著逸興遄思的文人雅士呢?(313林芳誼)

參考答案

魏晉時期佛老盛行,士大夫受此風氣影響,競相以清談為務,社會上充斥著虛無主義,時人深受「死生如一,彭殤等齊」的生命(死生)觀影響。但對此,王羲之卻持著批判的態度,他認為生就是生,死就是死,二者之間是不能混為一談的,也就是說王羲之認為因為生也有涯,所以要更珍視有限的生命,努力追求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。我覺得王羲之的這種看法,無疑是給當時上層社會帶來一絲清新的務實之風,這也是他比當時的士大夫要更高明的地方。

菊師提醒莊子「一死生」,意使人們超越生死之限制,以臻逍遙之境,並非消極厭世;六朝玄學雖由佛道汲取養分,卻有走上虛無消極之態勢,所以羲之才不贊同「一死生」的說法,而欲藉由文學生命來追求一己生命之價值,此中異同還須區分清楚,不宜混為一談。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