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創意教學 / 浪漫主義的藝術想像

 

浪漫主義的藝術想像

(著重主觀性、自我情感及想像。反對刻板、不注重文藝內涵的格律形式。偏重自由發展,展現個人風采。因此創造出的作品充滿了熱情、富於變化的風格。)

人性的原罪

勞山道士的省察式思維

A、為什麼有法術?人何以對法術有所追求?

法術是一種企圖以超自然魔法方式影響世界的方法。巫術與法術有很大的差別,即使兩個都被視為超自然力量,法術是非常注重天賦的,它改變四周的環境與控制環境,但也可以由後天些微的開發來感受到,至於巫術則是依賴著自然環境,靠著自然施展巫術。而巫術一般與民間信仰有緊密聯繫,法術則不一定。

在原始時代,人類對於自然界的認知與改造能力不足,因而對於自然界的千變萬化,產生強烈的恐懼和敬畏之心,便相信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。又由於大自然的變化,帶著不可捉摸的神秘性,於是相信有一種神靈的力量在操縱著大自然,上述這兩種力量造成了大自然具有魔術性(Magic Virture)和魔術力(Magical Power)。人類為了生存,憑藉著對大自然的一些神秘和虛幻的認識,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運用超自然力量的方法,期望能夠寄託和實現某些願望,這種法術一般通稱為法術。

符形、咒語、手印:具體的法術呈現『收驚』、『招魂』

 

B、中國歷史上的例子:

秦始皇求仙、漢武帝求長生à干寶搜神記à人的不滿足、一種對於生命中未知領域的不安

 

C、干寶搜神記

干寶官至晉朝散騎常侍。據記載年輕時父親去世,其母善妒,在埋葬他父親時趁機將他父親的妾推入棺材一起活埋。過了十年,他母親去世,和他父親合葬,開棺後發現他父親的妾伏在他父親屍體上,尚有體溫,救回家後又活了數年。另外據說他兄長也是死了「氣絕數日」又活過來了。因此引起他對鬼神事的興趣,寫了這部《搜神記》。

這部書共分三十卷,主要是搜集各種民間關於鬼怪、奇跡、神異以及神仙方士的傳說,也有采自正史中記載的祥瑞、異變等情況,其中不乏情節重複的故事,每個故事的敘述非常簡短,文學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,但對中國後世的傳奇小說發展影響很大,以後很多傳奇小說如「唐人傳奇」、《聊齋志異》等的寫作方法和《搜神記》相似。胡震亨在《搜神記引》稱:「余得《搜神記》及《搜神後記》讀之,乃知晉德不勝怪而底於亡也。」意思是指干寶認為司馬氏是以陰謀取天下,得位不正。

《搜神記》記載的部分志怪,有的被後來發揚、演變成戲劇小說等的題材,如《三國演義》中的「左慈曹操」、「孫策于吉」,部分「廿四孝」的故事,關於彭祖長壽,葛永成仙,南海鮫人神農架野人相思樹的故事,成語「含沙射影」的由來,「黃粱一夢」的故事,皆源自於《搜神記》。魯迅所寫的《故事新編》中的眉間尺和嫦娥奔月基本上也受到《搜神記》的影響。黃梅戲《天仙配》的主要情節也是改編自《搜神記》。

D、心理學上的暗示

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。比如,在公共汽車上,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: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,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。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爲他們受暗示性不强。

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,掌心朝上,閉上雙眼。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,幷且不斷向上飄;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,向下墜。三分鐘以後,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,距離越大,則暗示性越强。

人們常常認爲一種籠統的、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,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爲“巴納姆效應”。

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。拿算命來說,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爲算命先生說的“很准”。其實,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。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、失意的時候,對生活失去控制感,于是,安全感也受到影響。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,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强,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强了。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內心感受,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,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。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、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。

E、蒲松齡以王生的故事,究竟要說什麼?

    年輕學子的好逸惡勞、投機取巧、好高騖遠

 

Q1:在中國人的觀念中,學仙術、學武術,一直是求功名之外的兩項潮流。你覺得成就仙名、成就俠名、成就功名,哪一項較好?你希望在你的一生中,成就哪一方面的名聲?如果以成仙而言,你最想擁有哪一種仙術?

Q2:你是否有過失敗的經驗?請描述當時的心情與最後的決定。

Q3:通往成功的路並不難尋覓,然而,能攀達顛峰者卻是鳳毛麟角!究竟在人性面上,哪些是阻礙通往成功的原罪?(歌德:我最恨人們脾氣惡劣,那是一種罪過。)

英、李查生:『懶惰猶如生鏽,將腐爛其身體,比勞動使身體疲憊更加迅速。』

 

1、梁實秋:『勤,勞也。無論勞心勞力,竭盡所能黽勉從事,就叫做勤。』『勤能補拙,勤能損慾,這還是消極的說法,勤的積極意義是要人進德修業…』(雅舍小品四:勤,p32)

2、Ashok Gollerkeri:『謙卑是心靈的一種品質,是對生命尊重的基本態度,是終生學習、完善自己的意願。在爭取完美的時候,唯有承認自己根本的虛無,才使得成就與完美變成可能。』(人性的思考,p107)

3、褚威格:『我向來對各種偏執狂、囿於一己之見的人有很大的興趣,因為一個人愈孤陋寡聞,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愈接近無限。他們這些明顯與世孤立的人都像白蟻一樣,用特殊材料為自己建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奇妙小天地。』(中短篇小說選,西洋棋的故事,p480)

 

一、世界短篇小說之王:蒲「松齡」(因少羸多病)(1640年1715年

1、幼年:羨慕功名,醉心科舉。日夜攻讀,冀得一第。十九歲:初應童子試,考中縣、府、 道三個第一,名振一時。四十五歲,在濟南應試,因病沒有終場。四十八歲,再游濟南,仍未考中。五十歲,首試出色,二試急病。從此不再仕進。七十二歲,始成貢生(升入國子監:太學肄業的,稱為貢生,多為老秀才),四年後逝世。

2、經歷了明朝的滅亡,經歷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起義,經歷了清朝入關前後的虜掠和鎮壓,經歷了清初民族的和農民的反清抗爭。在清朝相對穩定的統一和鞏固以後,他又幻想著通過科舉制度的途徑出仕,然而初顯才華以後,緊接著而來的卻是屢遭挫折,最後也只得到了一個“歲貢”的虛名。他除了短期到江蘇給人做幕僚外,終生在山東農村生活。他始終沒有放棄高升的幻想,然而隨著幻想的破滅,他這個處於下層的小知識分子,直接地廣泛地觀察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,從這種觀察裏自發地產生了“孤憤”之情,並且把這種“孤憤”之情自覺地體現在他的小說創作中。

3、自號柳泉居士(因酷愛家鄉東柳泉之景)。故居對聯『寫鬼寫妖,高人一等;刺貪刺虐,入骨三分』

 

二、文言短篇小說集:聊齋誌異---是蒲松齡對社會現實不平以及失望的渲洩和寄託

1、寫作動機:科場失意,懷才不遇;同情民瘼,揭政治之污;託言鬼狐,諷刺現實,寄身立命;或嘲諷世俗,反應民風。

2、內容:仙狐鬼怪、寓言體裁、短篇文言小說、窮二十年之功(20~40)。作者的親身見聞、自己虛構、有人寄贈、或改編了四百多篇的民間傳說和鄉野傳奇而成書,分成十二卷記錄之。內容大體分三部分:一事花妖、狐魅、精怪以及與它們有關的故事;二是奇人異行;三是罕見的自然現象或事件。

3、自序:『才非干寶,雅愛搜神;情類黃州,喜人談鬼。聞則命筆,遂以成編。久之,四方同人,又以郵筒相寄,因而物以好聚,所積益夥。少羸多病,長命不猶。門庭之淒寂,則冷淡如僧;筆墨之耕耘,則蕭條似缽。每搔頭自念﹕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?…….』

4、自評詩:『志異書成共笑之,布袍蕭索鬢如絲,十年頗得黃州意,冷語寒燈夜話時。』

5、思想來源:儒家:忠教倫理;佛家:輪迴報應;道家:自然無為;理學:明心見性;墨家:均平刻苦;陰陽家:占驗數術。

6、  主題:社會現實的黑暗、科舉制度的弊端、自由戀愛的真純、教忠教孝的啟示

 暴露當時黑暗腐敗的政治,鞭撻貪官污吏、土豪劣紳,同情  被壓迫的善良人民的痛苦遭遇。如《向杲》、《席方平》、       《促織》等。

  揭露和抨擊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的罪惡、弊病。如《王子   安》、《司文郎》。

    反硬封建婚姻制度不合理,及青年男女衝破樊籠、打碎桎梏      的願望和行動。如《嬰寧》、《阿寶》等。此外,其他精彩      篇章、如《畫皮》揭露       惡鬼害人的伎倆,《嬌娜》讚美朋友之義,《張誠》讚揚兄       弟之愛等,也各寓意深刻。總之,此書題材多樣,從不同方      面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生活。

7、《聊齋志異》中很多篇末綴以“異史氏曰”(痛陳所感,直抒胸臆),議論橫生,表面看是仿“太史公曰”的寫作方法,究其底理,恐怕還是把自己的小說當“史”來看待,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說家的。

話說有一年,蒲松齡又一次趕考失意。回到家裡心中一百個不痛快。有一天,一位拄著拐杖的駝背老大爺從蒲松齡家門前走過。他見蒲松齡悶悶不樂,就問:「蒲先生今天怎麼啦?有何事惹你生氣?」「還不是因為那些昏庸的考官!」駝背大爺好心地對他說:「講個故事給你解解悶,如何?」「那敢情好,請快講!」駝背大爺就說了馬駿飄洋過海到羅剎國的故事:「那裡的人把相貌醜陋視作美,可以做官;而把長得好看的人當成妖魔鬼怪。馬駿因為長得英俊,別人見了他就逃。後來馬駿想了一個辦法,在臉上塗了灰炭,國王見了立即重用。」蒲松齡聽了哈哈大笑起來:「這故事真棒!如此美醜不分、黑白顛倒的事,世上可真多哩!」大爺又說:「一個好故事,可以教人懂得一個道理。可是像我這號人,肚裡故事雖多,卻沒有文采,你文章寫得好,何不把它們都記下來呢?」「好主意!您說該怎麼開頭吧。」「你得先從四個字開始。」「哪四個字?」「甜、酸、苦、辣!」「這是什麼意思?」蒲松齡不解地問。駝背大爺開導道:「所謂甜,就是說嘴要甜,待人和氣,虛心向各種人請教。老百姓肚子裡的故事是最多最精彩的!」「那『酸』字呢?」「心腸要酸。故事中的傷心事很多,你要為之流淚,否則寫出來不會動人。」「不錯!『苦』呢?」「這『苦』嘛,一是要泡上一杯濃茶,講故事的人口渴了,喝上一杯濃濃的苦茶,可以潤潤喉嚨。二是寫故事要能夠十冬臘月不怕冷,酷暑夏日不怕熱,無衣無食不叫苦!」「在理,這最後一個『辣』字?」「一是備上一份旱菸,讓辣菸來提起說故事人的精神,二是寫故事時,該辣之處要辣得狠,不要怕傷人,辣了反能醒人!」蒲松齡一聽,連聲叫好,當即表示要像大爺所說的那樣去做。

 

8、王士禎作了一首七絕:「姑妄言之姑聽之,豆棚瓜架雨如絲。料應厭作人間語,愛聽秋墳鬼唱詩。」描寫蒲氏創作聊齋的心境。

9、傳說蒲松齡寫聊齋時,為了取得更多的素材,想出了 一個絕妙的主意:他把家裡的舊衣服、舊家具當了,在集市上買了二斗紅高粱,又買了幾斤茶葉,幾斤旱菸。他把一張舊桌子擺在路口上,放上幾只碗,準備一桿長 菸袋,再燒上一鍋高粱水,就請南來北往趕集的人享用。他這也並非完全是無償享用,而是要求每個人為他講一件稀罕事。(「見行者過,必強與語,搜奇說異,隨人所知」,「偶聞一事,歸而粉飾之」)

10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如今,聊齋誌異已有英、法、德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挪威、瑞典、捷克、羅馬尼亞、日本、朝鮮、越南以及俄、匈牙利、保加利亞等十八種外文譯本,廣為世界各國文化界的注目和歡迎。

1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蒲松齡那個時代,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還未出世,契訶夫比蒲松齡還晚二百餘年。除了帶有傳說色彩的東方巨著《天方夜談》之外,拿《聊 齋志異》同西方喬叟的《坎特伯雷的故事》、塞萬提斯的《懲惡揚善集》、薄伽丘的《十日談》等名著作一番比較研究,也未必是使人汗顏的事。

 

三、內容結構與賞析

1、情節:(依時間先後順序發展)求師學法à看師演法à師父執法à演法失靈

2、用傳奇法而志怪、象徵色彩的小說:「設幻為文」、「寓言為本」。把人物置於尖銳的矛盾衝突中,

讓他們透過自己的行動,展示其性格特點。

3、主題思想:

第一層:現實中有形形色色的王生,有意求道而無法受苦,終至枉然。

第二層:以王生譬喻執政掌權者,他們憎惡苦口的良藥忠言,喜愛諂媚阿諛的讒言,作者藉以暗示執政者莫以威勢暴虐對待天下人,否則將自食惡果。

4、王生可以是:

(1)不想付出勞力,又希望得到豐碩收穫的懶人

(2)惰於學習,又希望僥倖中試的讀書人

(3)妄圖以宣威逞暴之術橫行無忌的權貴

(4)學習道路上急於求成、浮躁畏難的人

(5)招搖撞騙,欺世橫行的人

 

四、中國古典小說演變史略(自我準備,隨堂測驗)

 肇名:「小說」一詞初見於莊子 外物:「飾小說以干縣令,其於大達亦遠矣。」其後又見於漢書 藝文志:「小說家者流,蓋出於稗官,街談巷語,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。」由此可見,古代所謂小說,不過是內容瑣細、街談巷傳的文詞,和今天所謂小說,是沒有關係的。

 定義:所謂小說,以現代眼光來看,應該有故事、人物、結構、主題,再配合優美文字所結合成的文體。就此尺度衡量,中國真正的小說,遲至唐代才出現。

志怪小說:山海經à神異經à十洲記à搜神記à幽明錄à太平廣記

1第一部筆記志人小說:世說新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第一部白話章回小說:水滸傳

3第一部歷史章回小說:三國演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最流行的歷史章回小說:三國演義

5最具影響的神怪章回小說:西遊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第一部由文人獨力創作的小說:金瓶梅

7最具影響力的諷刺小說:儒林外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最具影響力的短篇神怪小說:聊齋誌異

9最受後人喜愛研究的章回小說:紅樓夢         10晚清四大譴責小說:老殘遊記、孽海花

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、官場現形記

諷刺小說:以現實為最終關懷,而以諷刺的方式達到警醒的效果。多分成「社會弊病」,重在具有代表意義的現象或事件;「小人物醜態」,重在小人物的心思、行為。

五、國學補充包

1、勞山(嶗山):中國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,海拔一千一百三十三公尺,位居青島半島東南部,屬花崗岩地形,經大自然力量長期的風化侵蝕,其外型輪廓盡是峭壁巉巖、怪石嶙峋,沒有一點秀麗之美,但千姿百態的山峰,倒是充滿了個性與靈氣。而勞山道教可追溯到晉代以前,唐宋以後最為興盛,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第一代弟子,也就是「全真七子」來到嶗山之後,此地所有廟宇都皈依了全真派;最著名的當然就是丘處機。è「神仙之宅,靈異之府」

2、人物性格特徵:勞山道士:法術高強、洞燭機先;王生:投機取巧、心術不正、貪圖享樂、好逸惡勞、輕率隨便、沒有自知之明

3、補充閱讀葉生(卷一):主角葉生是一名典型的「懷才不遇」的讀書人。他因為受不了科舉落第的刺激,而身染重病,幸好得到了一位貴人丁公的賞識,於是便全心全意的教誨丁公的兒子。等 到丁公的兒子考中科舉之後,不甘心的葉生又再度的下場應試,這回他終於考中了。葉生歡天喜地的衣錦還鄉,沒想到回到家中,妻子一看見他就嚇跑了,這時看見 自己的靈柩的葉生,才恍然大悟自己早就死了。

勞山道士續編     
陳意

話 說王生從勞山學道,回家後洋洋得意地告訴妻子自己學道已成,可以穿牆而過,結果頭上撞了一個大包,並留下了一個疤痕,眾人一直在拿此事當笑柄,王生雖然辯 駁說在山上時如何穿牆而過的事,可是村裡的人都嘲笑地說:“嗨,你要真能穿牆而過的話,那頭上的疤是怎麼回事?”為此王生心中一直憤憤不平,總想要上山去 找師父問過究竟。有這麼一天,他終於下決心上山去找師父,那天,王生到山上已經是正當午了,雖然暑天炎熱,但山上綠樹成蔭,涼風習習,一路上觸景生情,想起以前在山上學道時的情形,心中不由得思緒萬千,感慨萬分,不知不覺中已到山門跟前。王 生進得道觀,看到師父正在打坐,王生無奈只得耐著性子等著,頭腦中卻在不斷翻騰一會兒如何去和師父講,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,只聽師父說:“王生,你已經下 山了,怎麼又回來了?”王生正不知道如何應對師父的話時,只聽到師父又問:“你頭上的疤痕又是怎麼回事?”王生這才把自己如何下山,頭上撞出包來,以及鄉 親們又如何取笑他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。王生正想問:為什麼學的法不靈時。只聽師父說:“王生,你是否覺得學的道是假的,騙人的?”王生嘴上說:“不 敢”,心裡卻在想,要是學的道是真的話,那我的頭上怎麼會撞出一個包來呢?只聽師父又問:“你上次學道時在山上也有些時間了,八月十五那天晚上,你也看到 了仙女跳舞、你也喝了酒壺中那喝不完的酒,是嗎?”,王生說:“是啊,是啊。”,師父又說,我傳你“穿牆而過”的功時,你是否能“穿牆而過”?王生說: “能啊,可是……”師父說:“可是為什麼到山下就不靈了呢,是嗎?”師父嚴肅地說:“我在傳你口訣時,怎麼對你說的?”王生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,當時只顧 記“穿牆而過”的口訣了。師父說:“當時我告訴你,學道的人心一定要正,才會有神通。”王生聽了此話,頓時滿臉通紅,啞口無言。師父說:“如果人人都念念 口訣,便可穿牆而過,那人間蓋房還要門幹什麼呀?”你上山要問的事,你自己回去好好想一想吧。王生一路下得山來一路在想:是啊,人人看了勞山道士的故事後,都說沒有神仙,可我王生,要不是在山上確實穿牆而過的話,我怎麼會下山後那麼自信的去穿牆呢?

關於人物的題材

一、人物題材寫作方式

一旦設下了所要描寫的人物目標,就要先將這個人的特色一一列出,然後再根據文章調性來選擇下筆的方式,如抒情型(著重抒發內心情感)、驚奇型(專注掌握住最能召喚讀者的驚異之處)、議論型(注意蓄勢口吻,避免強烈的批判)、具體型(人物五官,兼及動作、言語,將人的形象立體化)、震撼型(文子使用透闢精彩,揭示的真相是冷酷又真實,給人一種強大的震撼,讓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焉的觸動)。

 

二、範文舉例

1、張愛玲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

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,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,一個是他的紅玫瑰。一個是聖潔的妻,一個是熱烈的情婦——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。 
 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,至少兩個.娶了紅玫瑰,久而久之,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還是「床前明月光」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,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。在振保可不是這樣的。他是有始有終,有條有理的,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,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,給他心問口,口問心,幾下子一調理,也就變得彷彿理想化了,萬物各得其所。

 

2、白先勇《永遠的尹雪豔》

尹雪艷著實有壓場的本領。每當盛宴華筵,無論在場的貴人名媛,穿著紫貂,圍著火狸,當尹雪艷披著她那件翻領束腰的銀狐大氅,像一陣三月的微風,輕盈盈地閃進來時,全場的人都好像給這陣風熏中了一般,總是情不自禁地向她迎過來。尹雪艷在人堆子裡,像個冰雪化成的精靈,冷艷逼人,踏著風一般的步子,看得那些紳士以及仕女們的眼睛都一齊冒出火來。這就是尹雪艷。

 

形象的塑造需具有全面的整體感,而同學常書寫太多沒有特色的文字,如寫母親「不高也不矮

不胖也不瘦、看似平凡卻有一顆愛我的心」,如此的寫法遺漏具有真正特殊價值的質素。請同學選擇以下幾項元素:「形象」、「言談」、「衣著」、「動作」、「情感」與「場景」,來描寫「我的父親」。文長不限。

 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