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創意教學 / 〈兒子的大玩偶〉

第三課 蘋果的滋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班級    座號    姓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部分資料引於許榮哲《小說課》)
〈兒子的大玩偶〉

    〈兒子的大玩偶〉改編自黃春明的小說,故事內容描述一位父親因為工作關係,必須扮演小丑來維持生計。但在這過程中不斷遭到冷嘲熱諷,小丑的裝扮,也從旁人反應來表現出金樹的卑微與尷尬。整部片充滿小人物的困境與無奈的寫實風格,這也正是黃春明小說所關注的核心。

    仔細回想,正是卑賤的小丑為金樹帶來了生命的喜悅,然而當金樹成功擺脫小丑的身份時,孩子也跟著失去了(象徵性的),這是何等的荒謬與悲傷。他似乎隱隱約約在告訴讀者,小人物最大的悲哀,在於他一輩子永遠脫離不了小丑這個身分。

    相較於其他制式的兩難小說(要錢?還是要命?),〈兒子的大玩偶〉一連做了兩次不露痕跡的完美演出─小人物金樹的生命永遠處於一種兩難:尊嚴的生命v.s.卑賤的生活。得到尊嚴,就餓了肚子。飽了肚子,尊嚴就被踩在腳底下,尊嚴與溫飽永遠不可能同時滿足。

    而〈兒子的大玩偶〉之所以能把兩難這個技巧發揮到極致,是因為作者筆下創造出來的,看似二選一的選項中,小人物從來沒有自己的選擇權,他永遠只能掩著面,無奈的選擇令自己最難堪的那一個。

 

欣賞完影片後,試想下列問題:

1.      假設你是金樹,會不會接下三明治人的工作?為什麼?

 

 

 

 

 

2.      從哪些角色的反應可以看出小丑身分之卑微?

 

 

 

 

 

3.      假設你是金樹,會不會為了阿龍再度畫上小丑妝?請描述當時金樹畫小丑裝的內在情感。

 

 

 

〈蘋果的滋味〉

    本篇小說即是藉由車禍以說明六零年代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。描寫台灣工商業化過程中,傳統鄉下小人物湧向大都市的生活悲歌。

    藉由影片及文本的對照,可以發現小說在改編的過程中,有許多部分會被刪減,例如: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以及【          】。所以看似很長的短篇小說,改編成影片後可能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鐘。

    但在改編成劇本中,也有很多原著中沒有出現的問字敘述因為劇情需要而加入影片中。從〈蘋果的滋味〉一片中,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。如: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、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以及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等,都是這樣的例子。

    在觀賞影片時,可以試著回想在閱讀文本時,腦中所浮現的景象跟電影所呈現的景象差別在哪邊。也可以從兩者差異中發現,【     】常將部分情節誇大,無倫是動作、對白、場景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現在就試著找出文本當中,帶有象徵意義的句子:

p.40 她心裡想在這種地方生病未嘗不是一件享受: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

p.41 「這裡是美國醫院阿。」:說出了【     】的心態。

p.42 「這衛生紙,好好哪!」:說明臺美雙方【     】上的差異。

p.44 阿發聽說兩腳都斷了:影射臺灣主體性的殘廢。

p.48 「‧‧‧除了保險公司會賠償你以外,‧‧‧‧‧啞巴女兒送出國念書。」:   

    以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】,換取一家人的生活改善。

p.54 一個蘋果抵四斤米:「蘋果」隱喻美援支配下的臺灣工商經濟,外表鮮紅美

    麗,卻是江阿發用雙腳換來的。

p.55 「阿珠,也給我一個。」:〈蘋果的滋味〉隱含美國藉美援經濟植民臺灣的

    民族寓言,其中的反美情緒,和對臺灣主體的殘廢性(江阿發的斷腿),也就

    不辯自明了。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