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學生作品集 / 另一種觀點佳作2

 

搭火車返鄉過節,擠進車廂,在人潮拉扯中,來到座位前,發現座位上已坐了一位腳不方便的女士。老公示意我坐在她旁邊,他卻從嘉義一路站到台北,下了車後,我問老公:「讓位是善行,但從嘉義到台北這麼久,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,換你坐一下,也不為過吧!」老公卻說:「人家不方便是一輩子,我們只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。」改寫自網路文章〈我們只不方便三個小時〉。

換一種觀點,世界可能從此不同。請以「另一種觀點」為題,書寫一則你轉化觀點的經驗,以及你因此看到的新世界。文長600字以上。

 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2  楊婷

另一種觀點

    有一對夫妻新婚時非常甜蜜,每當他們開車出門,副駕駛座上的太太總是把身子靠過去貼著先生,將頭倚在先生肩上。但日子久了,這對夫妻感情變淡了,常因意見不同而引起爭執。當開車出門時,同樣是丈夫駕駛,但妻子卻不再將頭靠著丈夫,有時還將身子故意遠離,轉向車門。有天這位太太忽然憶起初婚時恩愛的模樣,便感慨地問先生是否仍記得當時。先生看著她說:「我記得,只是和那時相比,移動的人可不是我啊!」

    這則小故事是我在書上看到的,篇名是「移動的不是我」。一開始讀完,我心中的領悟是:其實我們總認為是別人變了而往往不懂檢討自己,總是一味怪罪他人,不回頭反省自己,因此許多問題就此衍生,由此可知,反求諸己是十分重要的。像曾子的「吾日三省吾身」以及「在爭吵時永遠先檢視自己」,都是避免此事之道。

    但後來我又想到,人總是相對的,若兩人相處出現問題,雙方都會有錯,先生的說法似乎把錯都怪在太太身上,這樣豈不和他自己說的相互矛盾了嗎?我想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的,所謂「設身處地為人著想」確切地說應是以每個面向去思考,以西諺「穿別人的鞋來看世界」為喻,就是要我們每雙都試著穿上,試著去體諒對方。

    不過此文故事的作者想表達的並非這個觀點,以基督教為信仰的作者將夫喻為上帝,妻則為世人,而我將上帝轉為「真理」來解釋。真理是堅固的磐石永不改變,當我們自覺與真理有距離時,那該改變的絕對是我們。是我們自己背離正軌而遠離真理,而這時我們就不能怪罪他人了。

    生命中的每件小事都能讓人有所啟發,轉換觀點來看待世事將使我們的視野更寬闊,並能看到另一個新世界。道理人人皆知,但「知」與「行」總是有段距離,願我們能知能行。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