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創意教學 / 燭之武退秦師_改變自己是自救,改變他人是救人

燭之武退秦師.doc

 

 改變自己是自救,改變他人是救人

(做個會說話的人,而不是愛說話的人)

*適時說出漂亮的話   *及時打住不該說的話   *溝通技巧EAR:

 E→專注的表情    A→關懷的態度    R→重點的重述

 

情境模擬:

議題:讀書與人生的關係

同學:讀書並不是人生的唯一一條路

老師:讀書才會有美好的未來

建言方式:言之有物、言之有理、理直而氣和、動之以情、誘之以利、……等

 

 

春秋經魯僖公三十年:『晉人秦人圍鄭。』

摘要: 

春秋時代政治混亂,弒君弒父案件頻傳,孔子最重倫理綱常,為使亂臣賊子有所畏懼,遂直書其事於《春秋經》中。《春秋經》之書弒,有其特定的成規與義例,皆為:先記時間,其次國名,再次為弒君者,而後為被弒之君;且被弒之君必書出其名,弒君的兇手則有書出其名與未書其名之差別,以此作為判別此弒君事件孰是孰非暨人臣弒君有罪或無罪的根據。《春秋經.宣公二年》載云:「秋九月乙丑,晉趙盾弒其君夷皋。」此條記錄明白書出弒君者「趙盾」之名,依孔子弒君書法成例,可推知弒殺晉靈公夷皋的兇手為趙盾,並且孔子判定趙盾弒君有罪。唯據《左傳》述此事件之始末謂云「乙丑,趙穿弒靈公於桃園」等等,明白指出晉靈公實為趙盾族人趙穿所殺,手刃靈公者為趙穿,而《春秋經》書云「晉趙盾弒其君夷皋」,兩者記載明顯不符合。 
為釐清此歷史事件之真相,本文先從弒君者「趙盾與趙穿」之角度陳述此案之始末過程,再以被弒者「晉靈公不君」之角度探討其孰是孰非;其後再析論「經書趙盾弒其君」之撰寫書法,以探索孔子所以作此記錄之內蘊意義與筆削用心。經探究後發現趙盾之弒君實非只是《左傳》「晉靈公不君」等所載那般的單純,趙盾與靈公間有一長達十三年之久的複雜歷史,其過程糾纏著錯綜的恩怨情仇與君臣心結,晉靈公被弒如《左傳》所記兇手為趙穿,但主謀者卻如《春秋經》所載之趙盾,孔子不書趙穿而書趙盾之名有其用心與大義。

 

赫曼赫塞:鄉愁『事情往往是這樣---生命喜歡在嚴肅和激動的當兒,添加滑稽的成分。』

一、背景、人物、內容說明:

僖公三十年(西元前六三○年)晉文公、秦穆公出兵圍攻鄭國,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(西元前637年,晉重耳,離開齊國。經曹、宋路過鄭國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,鄭文公卻以「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,安可盡禮!」為由,不聽叔瞻勸告,對重耳不禮。)並且對晉國懷有貳心,而與楚國親近(西元前632年,晉楚爭霸中原,戰於城濮,楚軍大敗。晉文公尊周攘夷,成為春秋霸主之一。 當時,鄭國處四戰之地,無險可據,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,故背晉助楚,因此,鄭文公曾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。楚敗,鄭文公內心恐懼,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。五月,晉侯、鄭伯盟于衡雍(今河南原陽西)。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(在衡雍之西),晉文公為盟主,鄭參與踐土之盟,但晉、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。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,又盟于晉,這就是文中所言「且貳于楚也」。 ),有鑑情勢危急,鄭大夫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往說秦君。燭之武悉秦、晉間的矛盾衝突,巧其辭令,剖析利害,終使秦君撤兵,並派軍為鄭協防。兩大強國聯兵而來,分兵而去。鄭國終能化險為夷,轉危為安。

通篇文字簡潔,燭之武遊說秦君之語,句句聳動切中要害,打破「弱國無外交」的歷史定論。由此可知外交人才折衝尊俎(指在杯酒宴會間,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)之功不亞於戰場交兵,外交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實不容忽視。

 

﹝其他史實補充說明﹞

1、燭之武,考城人,是三朝老臣,但始終得不到升官,在鄭國一直擔任圉(ㄩˇ)正(養馬的長官),被舉薦使秦時,已年過七十,鬚髮皆白,身子傴僂,步履蹣跚。

2、秦立晉君(西元前651年) 
晉國陷入內亂。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,即晉惠公;又幫助重耳即位為晉文公。這就是課文中所言“且君嘗為晉君賜矣”。“君”即秦穆公,“晉君”即晉惠公,“賜”則指“秦立晉君”之事。 
3、惠公背約(西元前650年)

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,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,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,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。這就是文中“許君焦、瑕、朝濟而夕設版焉”,“君”指秦穆公,“許君焦、瑕”則指西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。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。

4、人物:

a.晉文公--春秋霸主之一(為人顧全道義,能為大局著想,處事冷靜、不草率。由下這一段話可見:晉文公認為他曾受秦國的恩惠才有當時的地位,現在若反過來攻打秦國,是不合道義的。失去秦國這盟友,是不智的做法。秦 晉互相攻伐代替交好,不能夠服人。);子犯--晉文公的舅父。

b.秦穆公--春秋霸主之一;杞子、逢孫、楊孫--皆為秦國大夫,後引發秦、晉殽之戰,秦敗。

c.鄭伯--鄭伯爵,指鄭文公;佚之狐--鄭國大夫;燭之武--鄭國大夫。

 

佚之狐特別介紹:對形勢的清醒判斷、對出使者的選擇

特別閃耀智慧光輝的是對遊說物件的選擇——秦伯而非晉侯。這一選擇,至少顯現出佚之狐三方面過人的分析和判斷。第一,此次圍鄭的直接理由“以其無禮于晉,且貳于楚也”,都是鄭與晉的瓜葛,與秦國直接衝突不大。當然秦國也想稱霸,但要跨過晉國去攻佔鄭國(越國以鄙遠),也不是十分合算的戰略考慮,所以攻佔鄭國,真正受益的是晉而非秦。由此可知,挑起事端的主導者是晉而非秦。第二,秦、晉聯盟並非鐵板一塊。如上所述,戰爭的最大受益者是晉而非秦,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秦伯聯盟的決心;加上秦晉昔日交往的教訓,“朝濟而夕設版焉”,更足以讓秦伯引兵而還。話說回來,即便秦伯撤兵,如果晉侯目光短淺,一意孤行,以晉國的實力,滅掉鄭國也不是不可能的。從這個層面來思考,燭之武遊說的成功與否,還不在於秦伯是否撤兵,而在於秦伯撤兵以後,晉侯是否“亦去之”。事實上,秦伯“乃還”,晉侯“亦去之”,一切都在佚之狐的度量之內。文章最後一段晉侯所言“不仁”“不知”“不武”,正面反映了晉侯作為政治家的深謀遠慮,側面也反映了佚之狐的高瞻遠矚。其實換一個角度,文章的絕大部分內容都可以讀出佚之狐的卓爾不凡。(張祖訓)

 

(本表修訂自國立花蓮師範進修部夜幼三/陳麗敏)

原文

闡釋

佚之狐:國危矣!若使燭之武見秦君, 師必退。

佚之狐有知人之能,猶如人事主管一職。

鄭文公:(從之)

能從善如流。

燭之武:(推辭著)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。 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。

終於獲得重用!但此時的他卻忍不住的訴訴苦、且想知道在主公心中的地位。

鄭文公: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過也。然鄭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

在國家危殆的情況之下能誠懇的向屬下 "認錯"、一面又能顧及身為君長的尊嚴。溝通技巧值得學習!

燭之武:(許之。夜縋而出,見秦伯。)秦晉圍鄭,鄭既知亡矣。若亡鄭而有益於君,敢以煩執事。越國以鄙遠,君知其難也。焉用亡鄭以陪鄰?鄰之厚,君之薄也【說之以理】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,行李之往來,供其乏困,君亦無所害【誘之以利】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【動之以情】,許君焦瑕,朝濟而夕設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晉,何厭之有?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闕秦,將焉取之?【挑撥離間】闕秦以利晉,唯君圖之。

1.已能盡臣下之分寸且知所進退。

2.以有自知之明的哀兵姿態求見秦伯。

3.且站在秦伯的立場(益)為出發點,以突破秦伯心防。

4.說明局勢並表明:感知秦伯的知。

5.提醒秦伯除了有--為人作嫁衣裳之憾、尚且有危及自己國家利益之虞。

6.少一事、得一利且無所害--秦伯大概已為之心動不已了。

7.將晉承諾繼而悔信的往事重提--提示秦伯殷鑒不遠~晉誠不可信矣!

8.開始說晉國的壞話了--因為有了晉國曾經悔信的前例為證。

9.繼而繪聲繪影的導演一齣晉即將吞秦的生動、恐怖畫面--秦伯聽之豈不毛骨悚然。

10.決定權在您手上,您考慮考慮吧!

秦穆公:(大悅,與鄭人定盟,並派遣杞子、逢孫、楊孫戍守之。並撤師回國。)

聽完燭之武那撥洋蔥式的不慍不火層層表達之後,愉悅的做下了與鄭結盟的決定、並派三位大夫戍守且搬師回國。

子 犯:(奏請晉文公襲擊秦國軍隊)

您老兄唯恐天下不亂嗎?

晉文公:不可,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與,不知;以亂易整,不武。吾其還也。(亦撤軍回國)

1.晉文公是位懂得知恩圖報的君子。

2."過河拆橋"是"不仁"之舉。

3.襲擊同盟國是"不智"之舉。

4.用相互之間的衝突來取替原先的聯盟這是"不武"之舉。

5.毅然決定無功而返。

總結:晉文公是位氣度宏大的真君子,值得世人學習。

 

二、評論

  A、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中,可見他:
(1) 善於揣摩心理:燭之武明白秦國攻鄭無非為了自身利益,於是指出攻鄭其實只會增強晉國的實力,對秦反而不妙。而且又答應在秦往東的路上供應物資,在此運用了利誘、陳述利害之法。
(2) 思辨能力強:指出晉曾背約,不予秦土地;而且晉野心勃勃,企圖擴張領土,秦實在不值得與晉合作,在此運用了離間之法。
(3) 詞鋒銳利:燭之武進言時氣勢凌厲,論點一個接著一個,強而有力,又常用反問句來打動秦穆公,最終使鄭國免卻滅亡的威脅。
 

B、燭之武說服秦穆公退師之五大堅強理由:

  (一)越國鄙遠,於秦為難。

  (二)亡鄭陪鄰,顯為失策。

  (三)捨鄭以為東道主,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,於秦無害,抑且以有利。

  (四)晉人忘恩負義,食言而肥,不予焦、瑕之地,秦人得無戒乎?

  (五)晉乃貪得無厭之國,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,肆其西封則必闕秦,秦焉不早為之所?

燭之武之所有理由蓋係武斷主觀建立於一假設上:伐鄭絕對無利於秦。倘此一假設不能成立,或未為秦穆公接受,則縱使理由如何充分,亦難服人。

  復次,燭之武此番說辭之所以動聽,蓋其引例確鑿,利害關係剖析明白,儻不慎察,實難反對。而此說辭,全就不伐鄭於秦有利立論,正合秦人味口;實則真正用心,卻在不伐鄭於鄭有利一點。燭之武於此偏不透露半點消息,因得免於扞格而不勝之窘境,誠為高招。

凡國際外交之論戰,必須以利害得失為主,次之輔以道義,以增強説服之力量。世間絕無純道義之外交。

 

 

提升實力閱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民版本的...第五冊第12課...
燭之武對陳伯曉之以利 ...但大家以為燭之武雖退秦師,卻引來鄭國二百年來的禍端。而劉師文強已針對此說提出反駁,認為燭之武對鄭國實有大功,「兆鄭二百年晉、楚之禍」者,其先有原軫,其後有趙盾,並非燭之武之過。我認為此論有其精道之處,顧氏之言顯有偏執。燭之武退秦師一事在《左傳》中有詳實記載,由此觀之,燭之武的功勞自是不容抹煞。更何況秦穆公早有意東進,故燭之武並非說服秦穆公,而是燭氏說詞正合秦穆公之意罷了。鄭國僅彈丸之地,因此佔領鄭國並非秦穆公出兵之最終目的,這不過是進軍中原的第一步。再者,秦與晉國聯軍,倘若屆時好處又讓晉國拿走,秦穆公不又是白忙一場,所以與其被動地等晉國回報,不如秦國自己動手來得保險。換言之,燭之武的遊說能讓秦穆公大悅,乃因秦穆公既可以把私自退兵的責任推給鄭國,又能為獨吞鄭國鋪路,如此一箭雙鵰的安排,秦穆公豈不快哉!況且從燭之武出現一直到秦國退兵並留下三員守將期間,蹇叔都未對秦穆公表示意見,相較於後來秦師襲鄭前蹇叔陣前哭諫來看,蹇叔亦認同退兵留將一事,且應與秦穆公早有默契,燭之武的遊說只是助緣而已。但無論如何,燭之武的出現對鄭國得以免於兵燹仍有相當的貢獻。晉國已確立霸主地位,欲續鞏固霸業始出兵鄭國;秦國自鄭國退兵尚且留下三員守將,擺明了就是要不讓晉國獨吞鄭國,兩國如此各懷鬼胎,就算沒有燭之武,也不太可能如顧氏所云還能「秦、晉合力,足以制楚而有餘。」,所謂「秦晉之好」(不過是建立在利益上的假象罷了。秦退兵後,狐偃建議晉文公乘機攻擊秦軍,但晉文公坦言當年若非秦穆公豈有今天?何況往後還得憑藉秦穆公的力量來制衡權臣,說什麼也沒有對秦穆公動手的理由。只不過,晉文公所顧及的正是原軫等貴族所顧忌的,也因此晉秦圍鄭遂成為爾後殽之戰的導火線

 

 

閱讀領悟

生活是一塊磨刀石,只有不斷砥礪自己,才能保持永遠銳利的鋒芒。燭之武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,仍有滿腹牢騷,可見他的銳氣未減;仍能建功立業,可見他的才華依舊。此前,三朝為官,滿腹經綸,卻一直不得重用,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,是常人難以想像的。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,並沒有自暴自棄,更沒有妄自菲薄,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,飽讀經書,關心時事,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,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,“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”,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擊,為自己一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。 
     時代鑄就英雄。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,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,至少還啟示著。今天的我們,在平凡的崗位上,應該愛崗敬業;即使暫處逆境,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,以至終成大器!

赫曼赫塞:鄉愁『原來痛苦、失望和悲愁不是為了惹惱我們,使我們氣餒或者無地自容;他們的存在,是為了使我們心智成熟,臻於完善。原來痛苦、失望和悲愁不是為了惹惱我們,使我們氣餒或者無地自容;他們的存在,是為了使我們心智成熟,臻於完善。』

三、國學補充包

1、 “朝聞道,夕死可也”“朝秦暮楚”“朝為布衣,暮為卿相”

2、蹇叔哭師

三十二年冬,晉文公卒。庚辰,將殯於曲沃;出絳,柩有聲如牛。卜偃使大夫拜曰:「君命大事,將有西師過軼我,擊之,必大捷焉。」 
    杞子自鄭使告於秦,曰:「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,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」穆公訪諸蹇叔。蹇叔曰:「勞師以襲遠,非所聞也;師勞力竭,遠主備之,無乃不可乎?師之所為,鄭必知之;勤而無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誰不知?」公辭焉;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師於東門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「孟子,吾見師之出,而不見其入也!」公使謂之曰:「爾何知,中壽,爾墓之木拱矣!」 
    蹇叔之子與師,哭而送之,曰:「晉人禦師必於殽,殽有二陵焉;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風雨也。必死是間,余收爾骨焉。」秦師遂東。 
    魯僖公三十二年冬天,晉文公死了。到了庚辰這一天,將要出殯到曲沃城;離開絳城的時候,棺木裏發出牛叫的聲音。卜官偃叫大夫們拜,說:「國君命令我們軍戎大事,將會有西邊的軍隊突過我們的國土,攻擊它,一定可以獲得大勝利。」 
    杞子派人從鄭國回來向秦國報告,說:「鄭國人派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鎖鑰,如果暗中出兵,就可以得到鄭國了。」秦穆公訪問蹇叔(問他的意見)。蹇叔說:「勞動軍隊來偷襲遠方的國家,我沒聽過這樣的事;軍隊很辛勞力量衰竭,遠方的地主國又有防備,(這麼作)恐怕不好吧?軍隊的所作所為,鄭國一定會知道;勤勞而沒有什麼收獲,士兵一定會產生悖亂的心。況且行軍千里之遠,有誰會不知道呢?」秦穆公辭謝了;召集百里孟明視、西乞術、白乙丙,派他們率領軍隊從東門出發了。蹇叔哭著來送軍隊,說:「孟先生,我看到我們的軍隊出去,而看不到他們回來了!」秦穆公派了使者對他說:「你知道什麼,如果你活到六十歲就死的話,你墳墓旁的樹木已經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!」 
    蹇叔的兒子參加在軍隊裏,(蹇叔)哭著來送他,說:「晉國人防禦軍隊一定在殽山,殽山有二座大山;南邊的大山,是夏后皋的墳墓;北邊的大山,是周文王當年躲避風雨的地方。你一定死在這裏,我會去收你的屍骨啊。」秦國軍隊於是往東邊出發了。

 

人物:杞子:秦國戍守鄭國的大夫--其時掌管鄭國北門之鑰。蹇叔:秦國元老。孟明、西乞、白乙:三人皆秦國之將領。

 

敘事層次分明,善於運用對話以表達複雜的情節,是左傳的一大特色。本文即具此特色。

全文共分為五段。首段說明圍鄭的原因及秦 晉二軍駐紮之地,暗示鄭未嘗得罪於秦,且秦 晉二軍並未駐紮一處,給予鄭國乘間進說①的機會,為下文的發展留下伏筆。第二段由佚之狐獻計,到燭之武與鄭文公的互動,除側寫燭之武的才能外,亦寫其以國事為重、不計個人恩怨的胸懷,以及受命於危難之際的擔當。四、五兩段為故事的尾聲;寫燭之武遊說成功,達成救亡的任務。其中第五段藉晉文公的言論,一方面顯現其大國國君的風範,另一方面則在交代秦 鄭二國的形勢變化之後晉國的反應,對涉及此事的三方,都有所著墨發揮,使全文首尾相互呼應。

第三段為全篇重心,主要在展現燭之武的辯才。燭之武深知在非常情況下,言利不如言害具有說服力。因此在說服秦穆公時,說利只用一層:「舍鄭以為東道主,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」;說害則用了三層:從「亡鄭以陪鄰」、「晉國忘恩負義」,一直說到「闕秦以利晉」,層層推進,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。全段大旨無非是說明亡鄭之無益,但說辭中卻九次提及秦伯,似乎處處在為秦謀,不為己謀,增強了說辭的感染力。

綜觀全文,先以一、二兩段起筆,又以四、五兩段收筆,在結構上呈現一種對稱之美。第三段以「退秦」為事件的焦點,寫燭之武逞其長才,完成救亡的使命。全文敘述繁而不雜,條理井然,章法嚴密。

 

3、來自左傳的成語

a痛心疾首:痛恨、怨恨到極點。語本左傳成公十三年:「諸侯備聞此言,斯是用痛心疾首,暱就(親近)寡人。」

b病入膏肓:膏,中醫上指心下脂肪。肓,膈上薄膜。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。病入膏肓指人病重,無藥可救。語本左傳成公十年:「醫至,曰:疾不可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。」

c一鼓作氣:作戰時擊第一通鼓,戰士們最能鼓足勇氣。語本左傳莊公十年:「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」後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。

d數典忘祖:典,指過去的禮制、歷史。謂敘述過去禮制歷史時,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。語本左傳昭公十五年:「籍父(人名)其無後乎?數典而忘其祖。」比喻忘本。

e玩火自焚:比喻做壞事的人最後將自食惡果。語本左傳隱公四年:「夫兵猶火也。弗戢(音ㄐㄧˊ,止息),將自焚也。」

f辟君三舍:三舍,古代以一舍為三十里,三舍則為九十里。辟君三舍指退兵九十里。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:「晉楚治兵,遇於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」後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,為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,乃主動讓步,不與人爭。

g厲兵秣馬:磨利兵器,餵飽馬匹。指完成作戰準備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:「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」

h狼子野心:豺狼本有與生俱來的獸性,雖自小訓練之,仍難以馴服。狼子野心比喻凶狠殘暴的人難以教化。左傳宣公四年:「必殺之!是子也,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,弗殺,必滅若敖氏矣。諺曰:『狼子野心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』」

i鞭長莫及:馬鞭雖長,但卻打不到馬腹。比喻力量有所不及。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:「雖鞭之長,不及馬腹。」

j楚材晉用: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比喻人才外流。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:「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」

k食言而肥:戰國魯大夫孟武伯常失信於魯哀公。在一次宴會中,孟武伯問哀公的寵臣郭重為何如此肥胖,哀公藉機諷刺說:「是食言多矣,能無肥乎?」典出左傳哀公二十五年。後用以比喻言而無信,說話不守信用。

l一問三不知:指從頭至尾全部都不知道。三不知,即始、中、終三者皆不知。語本左傳哀公二十七年:「文子曰:『吾乃今知所以亡,君子之謀也,始、中、終皆舉之而後入焉。今我是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難乎?』」

m食肉寢皮:形容痛恨到極點。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一年:「然二子者,譬於禽獸,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。」

n食指大動:春秋時楚人獻大鱉給鄭靈公,此時鄭國大夫子家與子公將入朝覲見,子公忽然食指動,遂告訴子家說:「他日我如此,必嘗異味。」典出左傳宣公四年。後用以指將有美味的東西可以吃,或面對美食而食欲大開。

o篳路藍縷:篳路,以荊竹編製的柴車。篳路藍縷指駕柴車,穿破衣,以開闢山林。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。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:「訓之以若敖、蚡冒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。」(若敖、蚡冒,楚國賢明國君。)

p不辨菽麥: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。形容人愚昧無知。菽,豆子。語本左傳成公十八年:「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,故不可立。」後亦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。

q視民如傷:看待人民如同對傷患,唯恐有所驚擾。形容在上位者對人民愛護之深。左傳哀公元年:「臣聞國之興也,視民如傷,是其福也。」

r整軍經武:修整武備,治理軍事。左傳宣公二十二年:「子姑整軍而經武乎!」

s齊大非耦:耦,配偶。春秋時齊侯想將女兒嫁給鄭國太子忽,太子以國力懸殊不敢高攀而辭卻,人問其故,曰:「人各有耦,齊大非吾耦也。」典出左傳桓公六年。比喻婚姻門第不相稱,不敢高攀。亦作「齊大非偶」。

t懷璧其罪:指身藏寶玉,因此獲罪。懷,懷藏。左傳桓公十年:「周諺有之: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」後比喻懷才而遭人嫉妒陷害。

 

4、春秋經與三傳之比較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