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創意教學 / 〈春風化雨〉

      〈春風化雨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班級    座號    姓名

 

一位高中的國文老師,鼓勵學生去問這樣的問題。十六、七歲,正是開始建立自我的年齡。在充實學識與拓展心靈之間,該學什麼?該教什麼?電影中以四堂課來呈現老師的教育理念。

一、首先談「無常」。

老師要同學自己去感慨生命的老死,然後自己去想:我呢,我要什麼?他用這種方式來警醒學生,言微義廣,淺近而深刻。同時,學生也容易感受傳統,接通前人的心靈。容易在嚮往中認識傳統,而非從規範中承擔傳統。
 


二、接著談「詩教」。
老師眼中預見著這群青年的未來。他提醒這些蓄勢待發的佼佼者,不要只顧謀生而錯失人生。不要撇除一切,只為了某個外在事業的發展。因為人們總在事業完成之時,才來惋惜除了事業自己一無所有,甚至覺得沒有活過。
 


三、第三堂課談「明辨」。老師說:「要以不同的方式觀看事物,就像在桌上看的世界是不同的。你們在自以為知道一件事情之後,必須再以另一種角度思考。這雖然可能愚笨,可能錯誤,但必須嘗試。讀書時別只顧著作者的想法,還要釐出自己的想法。去找到自己的聲音,因為你愈猶豫,就愈難找到。梭羅說過:『多數人過著寂靜的絕望生活。』不要被這句話說中。要突破,不要盲從。大膽的獨樹一格,找尋新的視野。」
 


最後是談「篤行」。他說:「人需要被認同,因而在他人面前維持自己的信念是困難的。同學們,即使別人認為你奇特、不流行,即使流俗都說你爛,你也應該相信自己的信念,因為那是獨一無二的。羅伯佛洛斯特說過:『樹林裡兩條岔路,我選擇比較少人走的那條,因為那裡有天壤之別。』現在,請試著找到自己走路的樣子。隨意的方向、隨意的漫步,不管你是洋洋得意或是傻裡傻氣。」

這是一位好老師。他有熱情,教法活潑,他珍惜這些青年璞玉。對高中生而言,升學並不輕鬆。因為文明已如巨塔,文學、數學、歷史、化學,每一項科目都有讀不完讀不盡的知識。然而,如果教學中喚不起學生的熱忱與智慧,那麼學校這個偉大的知識殿堂,就會成為一處碑石雜傾的亂葬崗。而其所傳遞的,充其量也僅是知識的鬼火,對人生難有助益。他要學生對傳統、對生命、對自己有感覺,不要麻木不仁。在幾千年幾億人的綿延長流中,要追問我是誰?追問誰是我?這就是教育中所強調的「傳道」,傳一條生命覺醒之路。
 

這其中很難知道,如此強大的刺激會不會喧賓奪主?會不會讓學生忽略了老師的本意?會不會只記得獨立,卻不記得思考?這是教育中最難拿捏的分寸。因為當學生的心靈解放,情感隨才華而豁然奔放時,碰到挫折怎麼辦?書序可以撕,現實中的壓力怎麼撕?理性,能不能也在一樣大的刺激中同步成長?老師該怎樣繼續引導學生、解開接下來就要面臨到的困惑呢?這是教育成敗的關鍵,因而接下來,電影就從查理、尼爾、凱邁倫、塔德四個人身上,進一步來敘述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和得失。


這位老師,尊重了每個學生不同的潛能與特質,給予充分發展的機會。盡心盡力之下,二十個學生的發展卻不盡相同,也未必如意。然而為人師表,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職守,他已經作出最大的努力。老師能啟發學生,能協助每一個生命找到自己,卻無法代替學生為他們的人生負責。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電影最後一個鏡頭,停在老師對塔德的凝視上。對老師而言,班上能教出一個足以堅定自立的學生就殊堪告慰,何況他還鼓舞了這麼多人的覺醒。這些青年依然真情而善良,人格也已經有了立足。縱使沒有他,往後也必能繼續茁壯。師生一場,短短相聚,成果如此,夫復何悲?

只有學生自己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。古人說:「讀書是學做人,學作一個人格。」現代人說:「受教育是學獨立,學過一個人生。」這位國文老師則說:「找到自己的聲音、寫下自己的詩篇、讓你的生命不平凡。」這些,都是儒家教育中講求的「德」的本義。「德」,是心得,不是守則規範,是對於生命有所體會後展現出來的一種個人風格。不斷的反省思考,不斷的發揮潛能。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衝突,有抉擇、有行為能力,讓心靈不斷地向前進步,這就是「立德」。立德的極致,可以使個人的人格與天地同壽,匯入人類不朽的大傳統中。人一生中,如果能遇到好老師,務必珍惜。如果遇不到,也不要放棄,先努力做自己的老師。這種源之於「德」的自信,就是在學校中應該教、應該學的吧。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